有時候,適度的偷懶是有必要的。

比如現在的十三式,為了參賽,很「講究」每一個動作、定勢。我有一種感覺,因為今年特別由新學員參加,開課至今不過兩個月,以我自己而言,連正確的站樁姿勢都還在自我摸索中,所以在雕琢每一個學員的動作時,狀況特別多,有不少人都跟我一樣是第一次接觸太極。

不過,當你把原本是行雲流水,懸絲畫弧抱球處處有圓的套路切分成很細的靜態動作「定勢」時,學的人還好,教的人其實是倍增辛苦。

這種情況如同學習語文,沒有如閱讀聽力的築基,缺乏語感,光憑文法規則造句寫文,縱然強記背熟句型,仍不免生澀僵硬。

在等待教練一一檢查修正中,不免屈膝保持定勢片刻,膝蓋負擔頗大。於是乎,我會趁老師在修正離我較遠的學員時先稍歇放鬆,等快接近時再才趕緊作出標準動作。不過有時候沒拿捏好會被誤判,只好摸摸鼻子默默受教。

不想缺席,膝痛又好的慢,只好自我變通。

以往要強的我很少有這樣的彈性,最後不是傷痕累累就是索性放棄。

現在知道,黑白之間猶有灰階,而且更生動精彩。

打從心底感謝這些義務付出的教練們。

提醒自己:

1. 退步捋時同步前腳腳跟扣腳。

2. 退步時後腳退步(記得保持橫距避免麻花腳)踏穩重心後移穩定了,前腳再跟著後退比較不會搖晃。

3. 扣腳部份一定要到位,團體同步扣腳效果特別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ear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